12月5日至6日,第十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、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,国际军事历史委员会副主席哈罗德·拉夫分别致辞,军事科学院上将政治委员、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会长凌焕新作主旨报告,军事科学院上将院长杨学军主持大会。中国外文局副局长、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应邀出席并作大会发言。
于运全发言
于运全表示,《孙子兵法》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,通过广泛的全球传播,为世界提供了独特的谋略视角和文化镜鉴,生动印证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具有和平性,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了力量。中国外文局长期致力于中华文化典籍的翻译和国际传播工作,不断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。面向未来,愿与各方协同协作,通过建立健全系统长效机制,精准提炼中华文明精神标识,深入开展区域国别研究,充分发挥青年群体作用,搭建更多对话交流平台,不断提升包括《孙子兵法》在内中华文化经典的国际传播效能,谱写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。
会议现场
本届研讨会以“孙子兵法与文明互鉴”为主题,来自全球30个国家的350余名中外代表围绕“孙子兵法与文明互鉴”主题进行研讨交流。研讨会设有“以孙子智慧探寻文明共处之道”“孙子兵法的当代文化价值”“当孙子谋略遇上智能时代”等6个平行分论坛,旨在积极弘扬中华传统兵学文化,深入发掘其对世界文明进步的时代价值,为践行“全球三大倡议”,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才智力量。